发布时间:2025-05-29 07:23:40 来源:变形金刚2女主角 作者:{typename type="name"/}
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,指尖《咱爸咱妈》周刊与三里街街道凤阳路社区联合举办了“传统文化迎端午手工香囊伴健康”主题活动。端午互帮互助中,节健辖区十多位老人感受着手工带来的康又快乐,社区非遗手工作坊内充满了浓浓的有文节日气氛。
自己动手更有意义
“虽然现在买香囊很方便,指尖但我还是端午觉得自己能做更好。”80岁的节健郑本凤说。
儿女们小的康又时候,家里经济条件不是有文很好,但每年端午节前,指尖郑本凤都会早早地为孩子们缝制香囊戴在身上,端午既是节健一种装饰,也对孩子们的康又健康有益。“那时候,有文孩子们做完作业,围着我等着领香囊的情景,想想真是很温馨。”
“其实,不能仅仅把香囊看作一件简单的物品,它还包含着我们古老的民俗文化。”81岁的陈庭淑说。在古代,人们觉得端午这一天最容易被邪物侵袭,特别是体弱的老人、儿童和妇女更容易受疾病、鬼魅的伤害。于是,人们就把一些药材或有驱邪作用的各种香草填充成香囊,在这天佩戴在身上,用于祈福纳祥,趋吉避凶。一代一代,端午节佩戴香囊的风俗就延续了下来。
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,商品琳琅满目,香囊的样式、种类也越来越多,生活节奏的加快,年轻人大多都选择购买香囊,陈庭淑很理解,但她希望传统文化仍然可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。
你教我学成就满满
社区非遗手工作坊的桌子上,五颜六色的彩绳、丝线、绸布以及丁香、艾叶、陈皮等五六种纯天然中药材料摆放有序,有急性子的老人立刻坐下拿起了针线,以前从没有做过香囊的“小年轻”、57岁的王明华一时间却不知如何入手。
郑本凤“不谦虚”,主动做起了老师,一步一步耐心教王明华穿针、引线、缝针、装中草药……王明华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始制作香囊,眼看即将大功告成,却不知为什么,收紧袋口时中药材竟不停地往外漏。好不容易把药材都塞进香囊,小巧紧致的香囊早已失去了原来的模样。“实在是太难看了。”王明华自嘲着,一旁的老人们看见她沮丧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“义务讲解员”陈庭淑教老人们香囊如何做得不漏药又好看,社区志愿者也鼓励老人们,“不要着急,多缝几个感觉就出来了,保证越缝越好看。”“我们干脆比赛谁做得最难看吧。”老人们嘴上互相打趣,笑个不停,但手却一直没闲着,不一会,一个个造型可爱、立体饱满又精致的小香囊就做好了,老人们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。
“来来来,大家都笑开心点。别人拍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我们今天过‘指尖上的端午’。”在55岁祝银华的“指挥”下,老人们喜笑颜开。
腾云霞王倩李云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洪欣文/摄
相关文章